雄踞洛陽和長安quot兩京古道qu
說到函谷關,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。其實老子出關、紫氣東來、雞鳴函關、折疊雞鳴狗盜等著名典故,都與函谷關有關。
當然函谷關最出名的,還是它的交通咽喉地位、戰略要塞意義,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。
01函谷關獨特的戰略地位
歷史上稱為函谷關的有三處:秦關(建于春秋戰國時期)、漢關(建于漢代)、魏關(建于三國曹魏時期),其實只是關樓的位置不同。
這三處相距都不是很遠,都位于山西、陜西、河南三省交界地帶,東指洛都,西望長安。
在中國古代,洛陽與西安之間的地帶,一直是軍事、政治的心腹要地。這兩座著名古都之間的官道稱為"兩京古道",是河南與陜西,乃至中原與西部的交通要道。
其中的崤山至潼關路段,多在澗谷之中,兩側是絕壁峰巖,山谷幽深,深險如函(匣、盒子),因而稱函谷。這一帶自古也稱為崤函之地。
這里長達五十公里,崎嶇蜿蜒,谷道僅容一車通行,號稱天險。因而易守難攻,素有"一夫當關、萬夫莫開"之說。
從局部地勢來說,函谷關扼守崤函,地處交通咽喉。
從地理格局來說,它西鄰高原,東臨絕澗,南依秦嶺,北瀕黃河,四面幾乎都是絕境,因而更具戰略要塞價值。
如果占取了函谷關,就容易向北進取關中、通達西北地區,或者向東逐鹿中原。
而且函谷關自古是洛陽“八關”之一,守衛著洛陽的西邊門戶。
因而,自春秋戰國之后,這里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,發生了許多重大戰役、政治事件。
例如戰國時期,函谷關就成為秦國和東方六國抗爭的焦點戰場。
魏占函谷關而鎖秦,秦占函谷關而出山東。秦國占據函谷關天險,多次擊敗六國的合縱攻擊,最終出崤山而馳騁中原,一統天下。
楚漢戰爭中,劉邦也堅守函谷關,與項羽長期抗爭。
西漢立國,專設關都尉把守函谷關。
漢武帝時,設立弘農郡,將函谷關的關樓向東遷建至新安(在今河南省靈寶市新安縣),并在此地設立郡治。
東漢末年,董卓就以函谷關易守難攻為理由,將漢獻帝從洛陽挾持至長安。
西晉“八王之亂”時,河間王司馬颙舉兵關中,派部下張方出函谷關,進擊洛陽。
唐朝"安史之亂"期間,唐軍與叛軍在函谷關進行了著名的“桃林大戰”。
但是,一個明顯而奇怪的現象是:自唐代以后,函谷關逐漸閑置、衰敗,淡出人們的視野。
02函谷關為什么在唐朝以后地位衰落?
其一,長安、洛陽古都衰落。
西安號稱“十三朝古都”,自西周開始,定都此地的政權截止唐朝,此后沒有。
洛陽也號稱“十三朝古都”,自東周開始,定都此地的政權截止后晉。
此后,隨著后世政權定都開封、杭州、北京、南京等地,全國的政治、經濟和文化中心也就逐漸遠離長安、洛陽,紛爭的主戰場也就轉移。
那么,地處洛陽與西安之間"兩京古道"的函谷關,拱衛兩京、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塞地位也就隨之衰減,逐漸失去往日頻繁的狼煙烽火。
即使到20世紀的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時期,在函谷關也先后發生了一些戰役,但是其地位和名氣已經甚微。遠不如當時的平型關、娘子關戰役出名。
其二,函谷關得天獨厚的優勢,也成為其天生的缺陷。
函谷關狹窄艱險、易守難攻的天生優勢,也成為很多兵家忌憚、繞道而行的原因。
繞過函谷關,從南經過陜西省商洛地區,走武關--峣關--藍田路段,是聯結西安與中原交通的又一選項。這條防守比較薄弱的路線,在一些戰役中也發揮了重大作用。
例如,秦末群雄起義,楚懷王宣告先入關中者為王。劉邦顧及函谷關,接受張良的建議避免攻堅,繞道至武關,用計襲取,進取關中地區。由此引發了“鴻門宴”。
西漢景帝在位時,發生“七國之亂”。統帥周亞夫認為吳、楚聯軍勢大,正面決戰難以取勝,就獻策以梁王軍隊拖住吳、楚主力,周亞夫繞道進軍,走藍田、出武關,迅速到達雒陽。
函谷關臨近黃河,成為天險的一部分,但同時也受到了黃河的影響。
在黃河泥沙不斷堆積、改道的過程中,也形成了面積廣闊的河灘土地。
三國時期曹操西征,避開易守難攻的函谷關,利用秦關之北的黃河灘地開辟了新道,在此筑關,也稱為函谷關,史稱“魏關”。
隨著黃河漕運的開發,水路分流了陸路的職能。從而也避開了陸地上象函谷關這樣的艱難險關,而順風順水,一路直下。
到了近現代,隨著橋梁、隧道、鐵路、航空等交通方式興起,函谷關這樣的古代要塞更加落寞,淪為滄桑遺跡。
轉載請注明:http://www.crochetonatrain.com/kfls/66449.html